订书针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订书针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水权转换能否解煤化工之渴水权转换能否解煤化工之渴dd

发布时间:2021-01-20 18:19:25 阅读: 来源:订书针厂家

水权转换能否解煤化工之“渴”? 水权转换能否解煤化工之“渴”?

近年来,随着大批化工项目的投产以及后期布局和筹建,水资源短缺正在成为内蒙古当地化工产业发展中难以逾越的门槛。不过就在去年下半年,内蒙古被列入全国水权试点省区之一,去年年底,旨在化解这一难题的《内蒙古自治区水权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顺利通过了国家水利部组织的专家组审查,自治区内先期已经开始探索实施的盟市内、跨盟市地区间“水权转换”交易也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与支持。这一创新举措随即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展开,标志着内蒙古工业领域“取水权”改革正式破冰,多年来当地化工行业“口渴难耐”的顽疾有望从机制上得到缓解。那么,这项改革当前进展到什么程度?内蒙古化工企业如何应对?中国化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图为内蒙古亿利化学公司在鄂尔多斯市修建的防渗节水灌溉水渠,企业因此获得为期25年的每年1800万立方米取水权。

企业之殇:水资源短缺

“当前来说,水是内蒙古化工产业最大的短板之一,已经困扰全行业发展多年了。发展化工产业所必须的其他条件,诸如煤炭、电力、矿产等原料资源,甚至包括先进技术和人才等,如今在内蒙古都不是稀缺资源了,只有水,让企业可望而不可及。”内蒙古石化协会会长柳华民如是说。

据柳华民会长介绍,内蒙古地界横跨全国的西北、华北及东北,但全区80%的水资源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而近一半以上的化工企业却集中在中西部,这仅仅是自然禀赋带来的不合理。而在化工企业集中地,长期存在用水结构不合理问题,工业用水仅占1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农牧业用水占用7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表取水主要来源是黄河,水资源丰富的巴彦淖尔市以漫灌形式用于农业的黄河水年用量达50亿立方米,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造成土地盐碱化。中西部工业企业却因黄河水指标有限而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已出现地下水位急速下降的态势。众所周知,地下水是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因素,开采使用地下水资源,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属于绝对控制使用的水源。地表水丰富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不足加上黄河水国家严格控制使用,而且黄河水自身流量较小,因此资源性和工程性结构性缺水是自治区化工行业成长的突出矛盾。

而对于内蒙古化工行业未来的成长,柳华民会长非常焦急。他说,内蒙古已跃升为化工大省,已投产和未来规划的煤化工与氯碱化工占较大比例。一般而言,生产每吨此类产品大约需耗水10~15吨,没有足够的水资源支撑基本难以为继。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鄂尔多斯是内蒙古煤化工企业最多且产业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国内因水资源匮乏却逆势发展煤化工而饱受质疑的焦点地区之一。鄂尔多斯缺水十分严重,特别是煤化工产业园区集中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该地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年蒸发量却超过2500毫米,当地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178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黄河是该市仅有的一条过境水源,国家分配的初始水权指标只有7亿立方米,工业与农业都在竞相争取用水指标。

当前,在煤价下跌,原煤产业发展遭遇重创的尴尬境遇下,鄂尔多斯煤化工发展显得愈发现实而迫切。按照当地规划,到“十二五”末,该市的甲醇规模将达到年产445万吨,年产二甲醚1440万吨,煤制油1000万吨,煤制烯烃250万吨,焦炭600万吨。依据在建和拟建的煤化工产能计算,截至2015年2月底,鄂尔多斯市已形成煤制油产能124万吨,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扩建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拟建设第二、第三条煤直接制油生产线和一条年产50万吨的调和油生产线,总产能将达到392万吨/年。伊泰集团位于鄂尔多斯的煤间接液化二期年200万吨处于前期筹备建设阶段。此外,该市在建煤制甲醇、煤制烯烃、化肥、乙二醇和精细化学品产能达600万吨。以上项目水资源缺口将达到约3亿立方米。另外,还有煤制天然气项目,鄂尔多斯市已获国家发改委“路条”及允许开展前期工作的企业有6家,总计436亿立方米/年煤制气项目。保守计算这些项目年预计将消耗水资源3亿立方米。总体累计估算,鄂尔多斯化工项目水资源短缺高达约6亿立方米。

企业之盼:水权转换

水权转换,简而言之,就是由有用水要求且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投资于农业节水改造工程,并获得节约下来的农业用水水权。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一方面是工业企业严重缺水甚至无水可用;而另一方面是水利设施建设不足,造成农业灌溉大量浪费,还有部分企业在严重违法开采地下水。水权转换可以使化工企业尤其是内蒙古西部地区企业脱离水资源困境而受益。按照《试点方案》,内蒙古将开始重点实施自治区内跨盟市水权交易,通过包括化工行业在内的企业投资节水灌溉,实现工农业水权置换,把节约和置换出的用水指标用于企业新上项目或有偿转让,达到水资源节约和优化配置的目的。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落实节水工程,保证农民用水权益,确保区域生态环境用水要求,可交易水量应严格控制在1.2亿立方米以内。

这位负责人透露,目前,这1.2亿立方米水资源转让指标已经分配给中海油鄂尔多斯煤制天然气等9个企业项目。内蒙古选定了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开展黄河干流水权盟市间转让试点工作,由获得水资源指标的企业共同出资,建设渠道防渗衬砌693条,总长度1390.65千米,工程总投资为18.65亿元,现在该工程已经开工,完成投资1.3亿元。

事实上,近年来内蒙古一直在探索尝试这一创新模式,累计已使30多个因水而濒临下马的化工企业获得新生。为了让20多个大型化工项目走出水资源瓶颈,2011年,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签署了跨盟市的水权转换协议,从呼和浩特获得1000万立方米的黄河水权,呼和浩特市也从鄂尔多斯市境内获得总储量20亿吨的煤炭井田,供其吸引工业项目落地;2012年,鄂尔多斯市再次与黄河水灌溉大户巴彦淖尔市签署协议,鄂尔多斯为巴彦淖尔的河套灌区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节约的水作为鄂尔多斯工业企业用水。通过节水改造,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每年节水量可达2亿立方米。与此同时,锡林郭勒盟与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兴安盟也展开协商实施“水煤组合”规划,通过“水权转换”共同发展,打造煤化工产业基地。

图为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正在运行的废水处理循环利用工序现场。

企业之难:如何提高利用率

尽管水权转换暂时缓解了一些化工项目的燃眉之急,但内蒙古化工行业“口渴难耐”的顽疾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根治。自治区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着力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黄河流域,打造以新型煤化工为主导产业的“沿黄经济带”,然而庞大的用水量与水资源现状形成则矛盾,让规划蓝图略显捉襟见肘。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戈锋认为,水权转换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节约依然是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根本途径。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年降水量为130~400毫米,地表水资源主要依赖黄河水。对水资源的管理必须严而又严,总的原则是开源、节流、保护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鑫告诉记者,由于对工业企业用水指标严格控制,内蒙古远不能满足众多企业所需的用水量,导致许多化工项目无法正常开工。单靠水权转换难以支撑用水需求,必须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危机。

“我们自身一方面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积极节水改造,省出大量的用水指标;另一方面,参与水权交易以后,利用农业的节水灌溉把多余的用水指标流转给化工项目,在节省水资源的同时也保障了企业的发展。”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鑫说。

中科合成油公司总经理李永旺也持有相同的看法。李永旺对记者说,内蒙古化工行业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节水。在他看来,目前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污水排放趋向零排放,煤制油也必须通过节水突破水耗的限制。目前伊泰煤制油公司在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希望打造成煤制油的节水样本,通过配套密闭水循环系统,可以大大降低水耗,吨油水耗最低可由刚投产的10多吨,最终可降低到3.5吨左右。

业内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近期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可能致使包括内蒙古在内的诸多化工项目受阻甚至搁浅。因我国大部分富煤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国家能源局或将发布煤化工差别化准入条件,根据地区条件确定不同的水耗、排放等量化指标。以煤制油为例,此前每吨产品的水耗基本值为9~10吨,先进值为6~7吨,而即将出台的准入政策则将全国分为一般地区和缺水地区,其中一般地区每吨产品的水耗基本值为8~9吨,先进值为6~7吨,而缺水地区的水耗基本值和先进值则分别为6~7吨和5~6吨。

针对煤化工项目水耗较大的症结,国家能源局则要求,对于已建成的示范项目要进行节水改造,对于新上项目要参考已投产示范项目,在设计环节进行节水优化。鼓励企业加大节水力度,遵循高水高用、低水低用、清污分流、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节水系统优化。

照此看来,预计未来能够取得放行的内蒙古煤化工项目数量不会太多。准入门槛提高以后,政府必须要根据水资源等环境容量来考虑项目审批。种种迹象表明,未来内蒙古化工项目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产业发展也将进一步降温。

内蒙古乌海能源公司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将原来的焦化水冷设备改造为风冷系统。图为在风冷水循环装置控制室,工作人员正密切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拳皇世界手游下载

澳门六期双色球

暖暖小镇破解版